端午必吃美食──粽子,讓人就算節食也想來幾顆!你知道粽子為什麼是三角形嗎?哪些國家也會吃粽子、各國粽子有什麼特色?你知道鹼粽、嘉興粽、潮州粽嗎?快來看看粽子冷知識,吃飽吃好,也要腦補一下。
最粽要的小事1:為什麼粽子的形狀是三角錐形的?
過去大家最常見的粽子多為三角錐形,據說粽子的形狀是因為古代屈原投江後,人們把食物用三角形的竹葉包起來,投到江中餵魚蝦。但其實不同國家、不同地區的粽子,形狀不盡相同,有除了三角錐形,還有方形、長條形、竹編方形、細三角錐形等等。
最粽要的小事2:為什麼包粽子要用糯米?
據說糯米有趨吉避凶的功效,不過端午吃粽子目的並非如此,相較一般常吃的白米,糯米黏性較好,像是湯圓、年糕、麻糬,都是利用糯米的黏性才能搗在一起,所以為了增加食材的包覆性、不易散開,包粽子才會多用糯米。不過依現代人的飲食習慣,肉粽的內餡也有愈來愈多變化,有甜有鹹,熱的吃冷的吃,通通都有。
最粽要的小事3:你知道為什麼南部粽、北部粽,吃起來口感香氣大不同嗎?
別看粽子小小一顆,製作過程超講究。北部粽製作過程中,會先將生米和醬料炒至半熟,再搭配全熟配料,用粽葉包起來後,再蒸熟;南部粽先把生糯米泡水,將生米和全熟配料用粽葉包起來,再用水煮。所以北部粽粒粒分明、南部粽口感較濕潤。一般常見的傳統古早味粽子,除了北部粽、南部粽,還有客家粽和鹼粽等。許多餐廳、品牌,為因應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,推陳出新,可以吃到古早味、結合不同地區的在地特色食材製作而成,口味選擇多元,怎麼吃都吃不膩。
最粽要的小事4:粽子起源?哪些國家有吃粽子的習俗?
粽子起源於中國,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,但其實在日本、緬甸、香港、越南、新加坡、印尼、泰國等東南亞國家,就連墨西哥、拉丁美洲也有像包粽手法一樣,將食物包在葉子裡的美食。因應端午吃粽子的國家還有中國、日本、越南和新加坡。
最粽要的小事5:哪種粽子熱量最高?
現代人愈來愈講究健康飲食,粽子口味這麼多,每種都想吃吃看,該怎麼辦!市面上常見的、份量較大的廣州荷葉粽,1顆熱量直逼1000大卡、南北部粽約200克,熱量約400-500大卡;相較甜粽因為份量較小,熱量相對低,但也要留意太涮嘴1顆接著1顆啊!想嘗試多種口味的粽子,最好可以多人分食,降低熱量,也建議大家挑選時多留意成份表,把關吃進肚子裡的粽子們,愛吃粽子的你,也可以聰明吃得開心、少負擔。
(圖/紅藜珍寶甜粽)
粽子選擇多,每年都一定要朝聖!想知道今年又推出什麼不同以往的粽子嗎?趕快到大賣場逛逛吧!